老榕樹的生命變遷與重生

杭州南路老榕樹

原址 ─ 臺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53號    

現址 ─ 臺北市華山公園北平東路紹興南街口處

光在召幻 

老樹曾經壯大茂盛、卻面臨搬遷與重病的命運。生命力是光,老樹無聲的求生力量,呼應著人們到處奔走、尋求適切搬遷方式的行動。這一切,讓我們看到轉化與重生的真實故事。

圖01 編號1900的百年榕樹原址

這是關於百年榕樹遷移歷程的故事。

順著地圖,從市長官邸往台灣文學基地的方向走,經過杭州南路43號的位置,這裡有兩個建案正在進行中。右側的建案前,就是老榕樹原本生長的地方。

1900號老榕樹,百年前傍著瑠公圳的小支流落土而生,當時週遭只有稻田與日本房舍。物換星移,水圳被道路覆蓋,稻田與房舍長成了都市叢林,老榕樹卻始終在這裡與世代的居民相伴。直至後來長成240cm的樹徑,遠超過如今森林法國定保護標準的150cm。不曾移動的榕樹,彷彿是人們情感的定位點。

但時至今日,都市空間已越來越擁擠,建案開發與老樹的生存經常產生衝突。2018年,在新建案規劃的過程中,原本幾乎要被犧牲的老榕樹,幾經波折,在眾人的願力祈請下,展開了一連串漫長的遷移歷程。現在的它,已經到了華山公園的新家,重新落地生根,接續下一個百年的生命旅程。

發自內心的行動力量,帶來改變的可能

時間回到2018年初,都更案已默默在進行中。但過年前,建商突然大幅度修剪老榕樹枝幹,並決定未來將老榕樹移植到自來水園區。此舉引起當地居民和護樹團體的不滿而發起了護樹運動,抗議老榕樹被不當修剪,並爭取希望讓它能夠原地保留。

圖02 被不當修剪的老樹

我們訪問了曾經參與護樹的在地居民冬華,她提及當時之所以參與護樹運動,是因為父親過世後,不希望自己的家再有太大的變化,而開始關心住家周遭的環境。也是在參與抗爭後才發現,不只老榕樹被不當修剪,移植計畫也相當粗糙。原本計畫中要移往的自來水園區位於公館,不只距離遙遠,鄰近的路寬也很狹窄。老樹需要大面積的修剪才有辦法通過道路,這對老樹傷害很大。自來水園區許多移植過去的樹木也都缺乏管理,生長狀況不佳,許多都被修剪成斷頭樹。


過度修剪樹冠、截幹斷頭修剪,對樹木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樹木不僅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及製造養分,還會導致枝條枯死、腐爛,造成樹木永久性的衰敗。甚至因錯誤的修剪導致木材腐朽菌入侵而引起樹木傾倒或斷肢,造成公共安全等問題。


原本希望老榕樹能夠原地保留,但因建商無法更動設計圖的情況下,為了讓老樹能夠有更好的去處,在地居民最後求助於議員,並偕同相關管理單位一同協商討論更好的方法。幾經討論後,決定將老榕樹移往華山公園。簡短描述的文字中,實則蘊含了一群人齊力為了老樹、而不斷尋求資源、奔走行動、只希望讓百年榕樹得以被更適切的照顧與對待,這樣的強大願力。

 生命力的展現,正如光,鼓舞著眾人的行動

2019年初,老榕樹開始進行移植前的評估調查。搬新家前的樹木都得先做好健康檢查。除了樹體本身的狀態評估,也包括移植地的土壤調查、透水率等等。但就在根系調查的當天,卻發現老榕樹的根系得了褐根病。

圖03治療核根病的老樹

褐根病,又稱為樹的癌症,在感染的前幾年就樹木的外觀上幾乎看不出來。褐根病會讓樹的抓地力變得很弱,經常是在樹木突然倒下時,才發現是褐根病造成。根據負責移植的團隊樹花園的調察,這棵老榕樹的樹根已經都鬆掉了,還好前幾年都沒有颱風進台灣,因為只要有一個颱風進來,這棵樹就有可能會被吹倒。

褐根病的治療,需要把病根都切除,還好老榕樹的特性是它有很多氣生根,病根切除後移去新的地方,可以利用氣生根供給它養分,讓新根能夠慢慢生長。而這大病一場的治療過程中,所有的工作人員其實都非常擔心復原的狀況,只因這對老樹來說的確是非常挑戰的病況。然而,老榕樹的「術後」生長表現,則彷彿在對大家說著:「我還有力量,還在努力的為生存奮鬥下去!」其恢復的狀態,越來越令照護人員們放心,也因樹的生命力,讓所有為老樹遷移而努力的人們,感到莫大的安慰。

老榕樹的褐根病治療結束後,5月19日,馬不停蹄,便是搬新家的日子。這段從杭州南路開往華山公園的車程其實不到五分鐘,但老榕樹移到板車上的時候,體積已經占滿了整個杭州南路的路面,所以需要利用夜間才能移動。移動的過程也需要躲避錯開各種路邊的設施 : 紅綠燈、電箱、路邊的車輛、以及其他的路樹等等。

圖04 樹搬遷的空拍實況

這段五分鐘車程的路,移樹團隊用了七個小時才走完,當老樹到達華山公園時,已經天亮了。休息片刻,眾人再繼續把老樹種下,讓它回到土面並澆水。這是眾人齊心、跨越各種障礙、徹夜未眠的老樹移植過程。

老榕樹雖然來到新家,不過因為病根才剛切除,根基仍不穩,需要用支架支撐著並定期養護。過程中移植團隊與在地居民都不定期會去觀察記錄,幾個月後,老榕樹也慢慢長出新枝葉,穩定的生長了。


現在,當我們來到華山公園,在希望廣場的旁邊,就可以看到這棵老榕樹的身影。這個移植案例,經歷了繁複的協商溝通過程,投入相當多的資源跟人力,已經成為台灣樹木移植的標竿範例。代表只要有心,願意行動,我們是有方法可以用更良善的方式對待一棵老樹。希望這個故事,能讓更多人一起關注其實就在我們生活周遭的受保護樹木,一同思考都市開發和樹木共生的可能。


歡迎大家前往地圖中標示黑底8的位置,去看看現在的老樹,彼此相互陪伴一段時光。

圖05 從深夜到天明,歷經7小時的老樹搬遷

百年榕樹搬遷大事記

2006年10月         都更案通過,老榕樹位於都更範圍內

2011年2月            老榕樹被指定為受保護樹木,編號1900

2012年                  台北市樹保委員會通過老樹移植計畫,居民並未受邀參與

2015年6月            森林法增訂都市樹木保護專章,並推出受保護樹木認定標準

2018年初              老樹陳情活動開始,居民爭取老樹原地保留

2018年4月       老樹遭不當的過度修剪,也因建築工程時未依法設置防護設施,怪手反覆輾壓樹根造成嚴重撕裂傷、挫傷..                            

2018年5月       舉辦513百年榕柏-愛的守護 齊心捍衛百年老榕活動

2018年7月            未避免百年老榕樹遭斷根,幸町百年老樹聯盟召集人肉身上樹以護樹

2018年12月    在自來水園區開記者會重新評估移植點

2019年1月            移植點改至華山,與移植團隊樹花園進行根系調查,發現樹的癌症「褐根病」,林務局等專業團隊開始一連串評估與治療

2019年5月            求生意志堅強的老樹,於5月19日移植到新家華山公園

截至目前,生長狀況良好,已見新生根系與新芽冒出,歡迎大家到華山的新家看看與我們相伴百年的榕樹!

 

百年榕樹搬遷的故事

移植重要過程

樹的記憶 --為何我們這樣參與護樹

意志堅強的老樹 -- 對抗核根病

徹夜未眠的遷移 -- 分秒必爭的移樹過程

此刻的老樹 --移植過後

植物小百科


榕樹

桑科

榕屬

學名:Ficus microcarpa 

別名:正榕、細葉榕、小葉榕、老公鬚、倒生樹 


榕樹的拉丁文為banyan,在西方這個名字多指來自印度及孟加拉等地的孟加拉榕(F. benghalensis);但在中國及亞洲等地則多指細葉榕(F. microcarpa)。由於它們同屬榕亞屬,並且有相近的生活周期及氣根等特徵,因此榕樹現多作為桑科榕屬下榕亞屬的簡稱。 


榕樹為常綠大喬木,全世界現有1000多種榕樹,廣佈東、南亞至大洋洲、澳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是熱帶植物中最大的木本樹種之一。樹高15~25公尺,傘形或圓形樹冠開展,有發達具纏勒性的氣生根,可用來幫助呼吸,氣生根深入土中會發育成支持根,也有助於水份養份的吸收,常形成一樹成林的景象。


適合全日照或半日照溫暖環境,耐旱耐貧瘠、耐修剪,樹性極強,不擇土壤、生長迅速。根系淺且枝葉密佈容易形成風阻,因此颱風侵襲後常嚴重受損,因此種植基地土壤必須寬廣以利根系伸展支撐樹體,適時修剪樹冠內不良枝與過度長伸的枝條以減低樹體負擔。


榕樹是一種終年長綠的植物,它的樹冠生長茂密,不但能吸收噪音、廢氣,種在市區裡面,可以美化市容,更能改善環境,所以人們常常喜歡用它來做行道樹。

台灣低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老樹中有四大天王,那就是榕樹、樟樹、茄苳和楓香。百年老樹樹種之一,是民間膜拜的神樹,為鄉土樹種。

地圖編號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