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眾人守護的心意

齊東公園

臺北市中正區齊東街41-53號

水流滋養    

群樹包圍著臺北城東區域一塊安靜的角落,心在樹梢撒落的光影間,得以暫時放鬆休息,而人們守護樹的過往故事彷彿在眼前流動了起來。

圖01 齊東街53巷口

臺北車水馬龍的忠孝東路、金山南路、與濟南路間,有著一條彷彿被喧囂遺忘的巷道,歷史追溯到兩百六十年前的清領時期。齊東街舊稱『三板橋街』,當年是台北盆地東西向的水路聯絡道,從艋舺啟程,經過城內、東門、一直到松山錫口,聯絡艋舺與錫口兩大港口,過去是供應台北城米糧與煤炭的要道,故稱「米道」。因而在棋盤狀的都市計畫道路上,出現這樣一條斜對角的歷史路徑。


齊東公園正位於這條街上,公園正對著的是滿是濃密樹蔭與珍貴日式宿舍群建物的齊東街53 巷,於是,公園彷彿是一座古今交會的時空閘口,公園裡的龍眼樹、被移植而來的芒果樹,與公園裡20多棵肯氏蒲桃,在光影間仍舊精神奕奕地與人們同在,伴著社區居民生活,也看著他們如何守護一片老樹與屋。

守護樹,當你我凝聚一起

臺北城東齊東公園滿載著地方居民如何保存群樹的記憶,而肯氏蒲桃樹的公園也同時富有此地的味覺記憶,這個公園彷彿暫時化做感知的場域,凝聚眾人對環境守護的力量。

公園內最具代表性的是成群的「肯氏蒲桃老樹」,原產於南半球,是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時引進台灣的主要樹種之一,果實可以食用。每年八、九月結果,聖誕節前完全落果,紫色果實掉在街道上、車輛上,卻被居民視為汙染物。事實上,當我們走訪街區與民眾交流,的確會有一派的聲音是以人類的生活需求或便利性為前提,另一種聲音便是在可行的範圍內,維護都市內的共生環境意識,讓人們與環境相互尊重、共同存在於此。某種程度來說,是為無法說話但卻也真實且悠長的植物生命請命,守護著這些無聲的存在。

圖02 齊東公園

主持此區古蹟修復的孫啟榕建築師說:「這公園是一切的起點,左手邊是齊東街,右手邊是齊東街五十三巷,以前日本一、二級官員及金融大老的宿舍。」,「我們就是在這裡商討保存齊東街的方法。」

他說的正是公園裡的小涼亭,可說是社區守護樹的據點,一個類似精神象徵般的存在。因為所有的觀念都沒有真正的對錯,只是彼此擁有不同的立場,而增進瞭解確實也是能讓彼此找到共識的好方法。為扭轉負面印象,社區連年舉辦「齊東老街肯氏蒲桃節嘉年華」,讓居民與樹同樂,時間通常就在11月初的週末,主要的舞台就是這樣涼亭,也就這樣辦了十四屆。

圖03 公園的涼亭是眾人討論保存齊東街老樹與建築的據點,凝聚眾人

活動往往串連了附近國小、館舍、社區大學、鄰里店家、與附近各里居民,大家用心體驗,還能融入社區、進一步瞭解社區的歷史,向心力就這樣逐步建立起來。當年熱心的居民協助把肯氏蒲桃的果實摘下,做成水果冰、果凍和果醬,也用它的美麗顏色染布,送給社區住戶們共享,現在抱怨落果的人,也變少了。透過守護樹,繼而在地社區更有向心力,在通常較冷漠的都會型的社區中,凝聚力正慢慢發酵。

圖04 已不常見的石頭溜滑梯,與樹一起,成為城市人們暫歇的角落

公園是生活裡暫歇之地,這樣安靜的生活場域療癒滋養著人們身心,陪伴你我的每日時光流動著。讓我們為矗立於此的樹群致敬,也為投身貢獻於保存的人們致敬,環境意識與生活文化的守護,總是少不了你我的一份心力!

植物小百科


肯氏蒲桃樹

桃金孃科

蒲桃屬 

學名:Syzygium cumini

別名:閻浮樹、堇寶蓮、印度藍莓、印度黑莓、馬拉巴李、烏梅、黑墨樹


常綠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半島和它的毗鄰地區;於1910年日據時代,引入台灣栽種,耐陰性極強,多作為庭園、公園、校園的觀賞植物或行道樹,生長緩慢,高可達25公尺,枝葉茂密是其特色。

葉闊橢圓形,對生。花白,芳香。漿果大如雀卵,熟時為紫色或黑色,略酸。果實可供食用及作為誘鳥樹用,其木材細緻且加工性質良好,也供家具建築用材。


資料來源:我們的島、好房網雜誌、臺灣景觀植物介紹、維基百科。

地圖編號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