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歷史的蘊育之森

臺灣文學基地

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 27 號

大地茁壯    

筆耕累積文學,文學蘊育著文化,時光流轉中未曾移動的建築與樹,則是見證歷史的真實存在。看看這裡的故事,將明白,力量如何根植於內在,得以讓文化與生命存續而茁壯。

01+IMG_9379.jpg

圖01 臺灣文學基地的綠樹們

坐落於齊東街日式宿舍群中,臺灣文學基地的建築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一批採面狀保存的日式宿舍群,區內包含一幢市定古蹟及九幢歷史建築。

臺灣文學基地位於濟南路與齊東街之間,而齊東街可說是臺北最老的街道之一,在清領時期,齊東街主要肩負城內至臺灣北端基隆運送米糧物資之「米道」,所以從街頭看不到街尾,街道呈現非常特殊的微笑曲線形狀,因為當年是沿著農田水圳闢建的。

齊東街過去稱為「七間厝」,卅年代整條街上的家戶多是庭院式木造屋,庭院中多種植幾棵可以遮蔭、遊憩的樹木,這些老樹不只是居民們一起長大的老友,也見證了台灣經濟起飛時期,農業、工業、商業社會的更替,更目睹了幾代人事的興衰,有著其不可取代的歷史價值。

於是,被保存下來的老屋與樹擁有著時間的痕跡,只要用心發現,便能提供一個時空的錨點。看著過去,理解了自己,便也默默指引著你我走向未來,成為臺北城東蘊育文化與歷史的一片綠意森林。

根植與內在的力量  守護無聲的老樹與建築

文學基地原是日式宿舍,而日式房舍的原型,由外至內,是環繞的樹,被樹包圍與保護著,而才是房子。並且,房舍的中心是院子,院子往往代表著屋主的心靈意象,可有豐富的精神意涵。

臺灣文學基地現在當然不再做房舍使用,但當初修復改建時的原則,便是依循著間中建築與植物的共存意識而來,仍有層次的樹屋關係。可以看到由內而外的樹,第一層樹是茄冬,第二層苦楝樹,都是台灣原生種,而至竹柏/阿勃勒,有樹遮蔽,而後才是前後院。從外至內,則是巷道、圍牆、綠籬、大樹,如此富有層次。 

圖2 齊東街日式宿舍群,原位置圖面

齊東街日式宿舍在日治時期為幸町,1920年至1940年間建立,是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一批採「面狀保存」的日式宿舍群。齊東街可說是臺北最老的街道之一,在清領時期,齊東街主要肩負城內至臺灣北端基隆運送米糧物資之「米道」,所以從街頭看不到街尾,街道呈現非常特殊的微笑曲線形狀,因為當年是沿著農田水圳闢建的。

沿街而走,除了濃密的樹蔭,而會看到珍貴的完整日式宿舍建築,齊東街53巷11號的建物為市定古蹟,也就是現今臺北琴道館,53巷2、4、6、8、9、10、13號及濟南路2段25、27號為歷史建築,其中大部份就是即將於年底全面開幕的臺灣文學基地。而當年,這些老屋是透過當地居民自發的一連串活動,才得以保存下來的。

國民政府來台後,這些建築成為台灣銀行的員工宿舍,大多屬於台灣銀行的資產。當臺灣銀行將這批房舍標售給建商,當建商開始大肆拆除日式宿舍,居民才驚覺事態嚴重。2000至2004年左右,由人稱『齊東媽媽』的褚陳寶貴姐,發起了一場搶救老宿舍社區運動。原來是家庭主婦、是在地居民的她,為了保存老樹(當年特別是齊東街62號的老龍眼樹),以及這一帶的日治時期老房子,就這樣堅定而努力的奔走,與愛樹的居民進行了一連串保護老樹與老建築的活動。雖然我們訪談時,寶貴姐已不太常提當年社區運動的經歷,但從她對臺灣文學基地的志工導覽說明中、從我們與她訪談時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她對社區的深厚感情,與多年身為行動派的勇敢。

當年,齊東文史工作室(現為華山社區發展協會)策畫委員張揚表示,齊東街過去稱為「七間厝」,卅年代整條街上的家戶多是庭院式木造屋,庭院中多種植幾棵可以遮蔭、遊憩的樹木,這些老樹不只是居民們一起長大的老友,也見證了台灣經濟起飛時期,農業、工業、商業社會的更替,更目睹了幾代人事的興衰,實有其不可取代的歷史價值,不應草率遷移至其他無地緣關係處,否則就失去了他的歷史意義。

於是,保存的開端始於樹,出發點或許基於保留記憶與情感因素。然而,留下來的樹與屋擁有著時間的痕跡,只要用心發現,便能提供一個時空的錨點。看著過去,理解了自己,便也默默指引著你我走向未來。

有樹同在,有詩同在

當進入一個曾經熟悉的空間、場域,你是否感到某種觸動?

「存有」所指的,有時便是這種人與空間的特殊情感關係,那是必須在特定環境中所帶來的心內感知。

如果說老樹與建築在空間中留存了時間的實像痕跡,那麼在文學基地內的數棵榕樹,正是在這裡見證時間流轉的生命。榕樹往往「自然」來到此地,憑藉著強大的生命力逐漸茁壯生長,此地便有數棵已列管的受保護樹榕樹,位於基地後方鄰近齊東街4號、8號附近,等年底基地全面開放後,歡迎繞過去看看這些大樹們,靠近樹,感覺他們如何這樣毅然生存著。

圖03 生命力旺盛的榕樹

所謂存在,或許憑藉著的是不願就此消失的心念。只要是生命,萬物皆有靈,總是多有著求生存在的渴求,比人類更悠遠存在於地球上的植物亦若是。而場域、空間、建築,只要不被消失,便也總是忠實地刻劃著曾經發身的痕跡。

而樹與屋不曾言語,他們只是靜靜存在,人、樹、與建築在空間中的共存關係,或許在人的實用功能需求之外,還有著更深刻的共存意義。誠如建築師所言:


“人與環境(土地)的界線,刻意在修復時被模糊。

社區的人、樹、屋,共同活動與存在在一起,赤著腳、自在於這個空間中活動。

讓人願意從內到外,接近這片樹與屋。”

植物小百科

青剛櫟

殼斗科

櫟屬

學名:Cyclobalanopsis glauca

別名:白校欑、校欑、鐵椆、青栲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 15-20 公尺,木幹皮黑褐色,不明顯縱向細紋裂,木質堅硬,木材為白色,因此也叫「白校欑」。木材質地堅硬,是許多建築用材及器具把柄的重要材料,以前也常做為鐵路枕木使用。

葉片光潔、樹姿優美,適合作為行道樹或公園、庭園遮蔭樹。在台灣,主要分佈海拔2000公尺以下之闊葉樹林內,在平地亦可常見作為都市綠化樹種。是大型鳥類、松鼠、鼯鼠與台灣黑熊等動物的食糧。果實造型可愛,昔時兒童撿拾作為陀螺與口哨等童玩。青剛櫟所結的堅果內含豐富澱粉、蛋白質等營養素,是許多哺乳類動物──如台灣黑熊的主要食物來源,雖因味道苦澀不被人所食用,但因其造型奇特,常被人們拿來做童玩等手工藝品。

其木屑可以用於香菇的培養基底,並且保留幹,為永續樹種。

地圖編號 05